欢迎您光临南充市工商业联合会(总商会)网站!
站内搜索:
中华全国工商联 | 四川省工商联 | 南充市人民政府
 
 
评论解读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学习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 >> 评论解读
经济日报:让更多中小企业破茧成蝶
添加时间:2025/2/24    来源:南充市工商联      收藏本页 |  打印本页 |  关闭窗口
 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源头活水。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,部署开展2025年“一起益企”中小企业服务行动。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每一项都直指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。民营企业中90%以上是中小企业,大企业也是由小企业成长而来,“小”意味着灵活与潜力,也意味着更需要政策的“阳光雨露”。
  有个关于“10”的故事耐人寻味。10余年前,几名大学生在上海创业,在几乎没人相信能成功时,上海市科委提供了10万元无息贷款。如今,一家世界级游戏企业已然崛起,每年在上海的纳税额超10亿元。
  这是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的故事。民营经济是典型的“候鸟经济”,哪里的发展环境好,企业就往哪里“飞”。近年来,各地区各部门都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,从减税降费到普惠金融,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到构建优质高效中小企业服务体系……一系列惠企措施落地生效,助力更多中小企业破茧成蝶。
  从“小不点”成长为“小巨人”,中小企业正释放“大能量”。2024年,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9%,高于大型企业2.8个百分点;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5.1%;截至2024年底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户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达1.46万家。
 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,是推动创新、促进就业、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。中小企业活,则经济活。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,往往得益于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。继续以务实举措、优质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发展,不仅是“帮扶弱小”,更是畅通经济循环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  不过,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,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依旧较大,订单不足、成本较高、引进人才难等问题仍困扰企业。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不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很高,但“如何转”成了新烦恼。
  民营经济,也是信心经济。这份“信心”,既来自于对自身发展动能潜能的判断,也来自于对身边营商环境的感受。今年,多地“新春第一会”已释放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。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,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做大做强,给企业家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  当然,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,也需要中小企业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,积极拥抱变革,心无旁骛创新创造。中小企业的未来,将在自身不懈努力与外部环境持续优化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  上一篇: 新华时评:优化营商环境,更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
  下一篇: 经济日报:民营企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
相关阅读:
经济日报:中国民企为全球贸易注入活力  [2025/4/9]
人民日报:为民企提供更好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 [2025/3/28]
中华工商时报:引金融活水,强民企内生动力  [2025/3/21]
人民日报: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[2025/3/19]
中华工商时报:标注法治文明新高度  [2025/3/12]
 
主办:南充市工商业联合会  备案/许可证号:蜀ICP备2023004574号-1  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31号
地址:南充市顺庆区金泉路302号5楼  邮编:637000  邮箱:ncsgslbgs@163.com  办公室电话:0817-2180105
建议使用1280x768以上分辨率,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